清明期间和老父亲一道祭祖,有两点感想。我垸的祖坟山就在村子后面的山上,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,披荆斩棘,先后拜祭了全村的最远祖宗墓,户族祖人墓,曾祖墓,祖父母墓,最后去了土地庙,这是老父亲的意思,他一生与田地打交道,是期望土地神保佑五谷丰登吧。山上坟墓高高低低,重重叠叠,有的墓碑建得豪华大气,有的墓碑就是几块石头垒起来的。
有钱人和缺钱人生前死后待遇也有不同啊,这是第一点感想。我在祖父母去世的头三年上坟时,总是会伤心难过出眼泪,现在没有这个感觉了。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吧,时间会慢慢治愈一切创伤。由于与祖父母曾生活在一起,他们的音容笑貌和事迹还是记忆犹新。其余的祖先一面都没见过,只是为了陪伴父亲,像履行公事,完成一个任务一样。我甚至当父亲面说,今后若我一人来,我只从祖父母开始,其他就免了吧。
1、台湾九旬老兵75年首回大陆祭祖是什么样的感受?2017年8月18日,安徽黄山。离家75年后,年过九旬的老兵汪春发从台湾回到家乡安徽黄山歙县绵潭村祭祖。8月18日上午,年过九旬的汪春发老人在堂兄弟和晚辈们的陪同下,来到自己父母的坟前时,顿时泣不成声。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不改鬓毛衰。”老人要重修一下父母的坟墓,并在他们旁边给自己留下一个位置。“爹、娘,不孝的孩儿回来了!
这么多年孩儿一直想念二老,寻找家乡,今天在社会各界和两地志愿者的帮助下,才能够回到家乡,见到亲人。爹、娘,你们就原谅孩儿吧”92岁的汪春发老人出生于安徽歙县。1942年离家到浙江省昌化县读昌化中学。之后,他在重庆读了情报学校的蓝情班,国军撤离南京到了台湾,之后辗转被安排到“国防部”二处工作。因为老人的身份特殊,在台湾生活的这些年来,身份一直没有得到承认,所以生活很艰辛,至今仍单身一人。
2、祭奠祖先感受初中作文1000字数春风阵阵,天空晴朗,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,我们学校放假三天。我爸爸领我去上坟,我们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,那儿离我家很远,要走很远的路。记得小时候,每年清明节的这一天,爸爸就领着我上坟去。我总是很高兴去上坟,因为爸爸在坟前一烧纸钱,就管不着我了,我便到处玩,直到爸爸来找我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去上坟不再又玩又闹了,而是逐个逐个地观察每一座坟。
走到半路,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“为什么清明要上坟呢?”于是我询问起爸爸来,爸爸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“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,大约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,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,故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,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的农谚。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,清明之日不动烟火,只吃凉的食品。
3、清明节祭祖感恩心得作文650字清明节作文:缅怀革命先烈,感恩幸福生活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又到了一个清明节,为缅怀革命先烈,弘扬爱国主义。我们在校团委的带领下,步行来到济宁烈士陵园,进行祭奠先烈的扫墓活动,烈士陵园的大门两侧,洁白的墙面上用红字书写着“革命烈士,永垂不朽“的大字。这洁白的墙面像雪一样圣洁,仿佛暗示着革命先烈的高风亮节,以及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。